大家的家:100个城心守护者|她轻轻叩门,把长者的心事带给打开的时光
每一位长者的心里,
都藏着一座慢慢开启的花园;
而守护他们的TA,
是懂得耐心等待花开的那个人。
-----------------------------------------------
《100个城心守护者》,
是大家的家开启的人物纪实栏目。
-----------------------------------------------
在上一期中,我们认识了郭颖,一位把节日、清晨和晚风排进长者日程表的康乐策划者。她让我们看到,守护的意义,是在每一场活动中,种下对生活的点点期待。
今天,我们聚焦的,
是另一种更慢、更靠近的守护方式。
在大家的家·北京友谊城心社区,有这样一位女生。她既是活动策划者,也是音乐治疗师;既会安排团建游玩,也会一对一地走进房间陪长者说话。
她是徐斐,北京友谊城心社区的康乐部主任,像一道耐心守候的光,照亮长者迈出的每一步。

她的职业,是帮长者把生活过得有意思
徐斐,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治疗专业。
在选择进入养老行业之时,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让更多长者被看见?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的养老生活更幸福?
她在歌声中找到了答案,在一次次笑容里找到了方向。
如今的她每天在办公室、社区和长者的房间之间来回穿梭,用心安排一整年的活动。她曾组织长者坐上小火车,穿越南海子公园;曾经带长者探访北京野生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也曾经在颐和园的湖面上安排泛舟赏景,只为让长者享受久违的旅行。
我会在合唱练习中埋一些认知目标,比如节奏训练和歌词记忆;在鼓圈活动中融入社交鼓励和情绪调动。

一年又一年,她用一场场活动,填补着孤独的缝隙,让长者的生活重新有了温度。
活动不只是为了热闹,更是帮助长者慢慢找回对生活的参与感。
社区的每一次热闹,都有她的用心守候
在徐斐看来,
每一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长者背后,
都需要一次温柔的打动。
--------------------------------------------------------
“有些长者刚搬来社区时,不喜热闹,不愿出门。”
徐斐带着康乐部的伙伴挨个敲门,
一对一陪聊、做手工,
慢慢走进长者的内心,
直到他们开始愿意加入大家庭。
有位叫芳芳的奶奶,第一次接触陶泥时,还没有手工基础。在徐斐和同事们一步步的鼓励、引导下,她竟然独立完成了整套“十二金钗”的陶艺作品,惊艳了整个社区。

那些在别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事,
在她眼中都藏着大大的不同:
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第一次笑着参与;
从寡言少语,到主动站在舞台中央。
她见证着这些改变,也默默促成着它们的发生。
她用一颗真心,不断融化孤独
不是所有的热闹都适合每一位长者,
所以在热闹之外,
徐斐还坚持做一件事:探访。
她和团队会定期走进那些不愿意出门的长者房间,
一对一陪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聊一聊日常的心事。

“有些长者其实不是不想参与,只是还没准备好被看见。”她说,“那我们就先去看见他们。”
康乐服务部的工作,不只是活动的组织策划岗,更是一个温柔的角色,去照顾未被察觉的情绪,去承接那些还不愿说出口的孤独。
徐斐,是《100个城心守护者》系列的第二位讲述者。她让我们懂得,康乐活动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位长者到场,在于有多少颗心因此变得柔软。
守护的故事还在继续,
下一束光,将会由谁点亮?
敬请期待
大家的家更多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