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客服

看丹老年公谈如何面对衰老?才能获得幸福晚年

发布时间:2023-10-03

老人如何面对衰老?

正确面对丧失期

 

孔子在总结人生时曾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可见,在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中,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人类从胚胎到死亡的全部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是动态的、多面的,人的发展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生命中每一阶段都会受到来自上一阶段的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以后的发展。然而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曾有数百年都将儿童心理学等同于发展心理学,认为一般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成年之后就不会再轻易改变,再加上,当时全世界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多不超过50岁,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已战死沙场或患病离世,心理学家们认为研究成年以后个体的心理发展毫无意义。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和生活质量都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逐渐增长,与此同时,时代进步也使成人的心理变化越来越复杂多变,于是,不少人开始以整体、全面的眼光看待人生的全部发展阶段,由此便形成了毕生发展心理学。
 

毕生发展心理学为我们理解老年人的身体发展、认知能力、情绪变化以及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生命全程都在不断发展着,而老年期的发展正是一个由获得到丧失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词—丧失期。到底什么叫丧失期,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它呢?

我们的固有思维常认为,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断储蓄的过程,即使短暂失败,也是给自己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努力,未来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而人老了就不一定了,我们会惧怕过多的付出、惧怕等待、惧怕得失不平衡、惧怕知道自己不如从前。这种种恐惧,都是由狭隘的老年丧失期观造成的。因为害怕和担忧.我们变得越来越吝啬,宁愿握紧手中有的小小的成就,也不愿意再去投入到新的奋斗中去。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丧失,我们丧失了自己的目标、希望,更丧失了勇敢和乐观。
 

而要想实现成功老龄化,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在这个阶段学者给出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第一种就是脱离社会。这种方向就是指,在进入老年后,个体最应该做的是逐渐隐退,减少对外界的投入。从生理角度上说,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精力也逐渐降低,在做很多事情时,都会出现“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而从心理角度上说,老年人在经历了一辈子的风雨历练之后,到了晚年,回归平静,逐渐从人群中退出,可以多陪伴家人,多学习养生知识,多干干家务,多将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避免出现“退休综合征”、“多管闲事”等现象。实际上,这种远离过去、远离外界的方式,的确可以有效保证老年人少受到外界事物的困扰。让自己彻底与过去告别,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第二种发展方向和第一种恰恰相反。它认为成功的老年期需要个体加强与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不应该和社会脱离开来,而应积极地融入社会,多开发新的兴趣爱好,多结交新朋友,或者重新回归工作岗位,在退休后也不放弃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自己的社交数量和质量,从而得到生活所需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可是,单纯的脱离和活跃都不能描述老年期的全貌,不能有效保证成功老龄化的实现。毕竟人们各有不同,可能有的人觉得远离社会会让他们觉得更加安全、更加稳定;而有的人却觉得,保持社交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于是就有了第三种发展方向,我们叫它连续理论。连续理论整合了前两种发展方向,采用折中的方式,对晚年生活进行分类讨论,认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社交能让你感到快乐,那么就多结交新朋友,多参加社会活动;如果幽静、独立的环境更能让你觉得舒适,那么不妨远离人群,找个环境好的公园,看看书、散散步。连续理论认为这两种方向并不冲突,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可能在某一刻会很想独处,而过了这个阶段,又希望能够重新回到热闹当中。既然如此,我们也就没必要给成功的老龄化进行严格的定义,认为必须沿着某条路径,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其实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生活,用哪种方式来面对衰老,最重要的都是要有一颗平常心,用最适合自己的、最能让自己感到舒适的方式来完成我们身体、心理、社会性等多方面向老年期的转变。

在进入老年期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是生活给我们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还是有目标地去追求真正想要的东西?是因为担忧而放弃了所有需要通过改变来完善自己晚年的方式?还是不惧怕失败,勇往直前完成自我实现?这些都是刚刚步入老年期的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以下提出几个小建议,让它们来帮助老年人不再陷人消极暗示中去。

第一,要多结交那些性格上积极、乐观、向上的朋友。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其实是因为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当我们习惯了和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交往后,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也会影响到我们,让我们也和他们一样乐观起来,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改变了命运。
 

第二,要给自己找个榜样。可不要小看了榜样的力量。其实这跟第一条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要给自己找一个参照和学习的目标。只不过由于我们对榜样有着更深的信赖感,所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暗示的力量会更强烈。当自己遇到伤心失望的事时,就想想,如果是自己的那个榜样的话,他会怎么处理呢?他是不是也会把很小的一件事放大来看、给现实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给各种明明很平常的事情贴上标签呢?由于榜样通常都是充满正能量,能够就事论事,用积极态度化解矛盾的人,所以在这样思考之后,有助于我们客观看待问题,不再局限于自己对号人座的小世界。
 

第三,自我激励。当自己能够做到不再贴标签、对号人座,不再过分敏感、不安,不再用消极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适当给自己一个奖励,比如买个礼物,或者出去吃顿好吃的等等,以此来加强这种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地说,我们的晚年,是美满的,是无憾的。
 

编辑|北京市丰台区看丹老年公寓

排版|北京市丰台区看丹老年公寓

 

更多热搜:

看丹老年公寓 | 【快乐晚年】一起走进真实的养老院
看丹老年公寓浅谈患病老人的心理护理
服务社区:丰台区看丹老年公寓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看丹老年公寓 老有所养 丨 最美城市的颐养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