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客服

全国各地泰康之家养老社区为何这么火!很多人冲着这支“1+N”服务团队来的!

发布时间:2024-05-17

如果你好奇

泰康之家养老社区为何会出现

“一房难求”“排队几年也要住”

请一定先来认识这样一支

凭实力说话的“1+N”养老服务团队

是他们,在无形中树立泰康之家“金字招牌”

成为长辈眼中的“专职儿女”

家属心中的“定心丸”

他们,心有大爱

力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用青春的肩膀,扛起尽孝、解难的重任

他们,心存敬畏

以呵护长辈的生命健康为己任

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提升服务技能

他们,心怀温暖

俯身于平凡一线,不惧辛苦、任劳任怨

为长辈的晚年生活增添幸福底色

收获了无数封感谢信、表扬信与锦旗……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

“可爱、可敬”的他们

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来自长辈和家属的“好评”

“1+N”多学科服务团队

长辈和家属的感谢信、表扬信、点赞卡

 

01

PART

管家篇

 

家属说:

“母亲在这里每时每刻都被满满的爱包围着,固定的管家访视和医养融合模式,也让我们一百个放心。能把晚年能托付给泰康之家,是母亲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

管家说:

“在长辈眼里,我就是他们的孩子。”

28岁的郭盼盼是泰康之家·燕园的一名生活管家,学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她,一毕业就来到这里工作,已经度过了6个年头。

郭盼盼帮助长辈解决手机操作问题

 

“长辈的床边有求助器,如果感到不舒服,就会拉绳求助,这时管家、安保、医务室会同时收到报警信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郭盼盼说,还有一些长辈晚上失眠或是起床较早,也会下楼找她聊聊天。“在长辈眼里,我就是他们的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跟我说,比如帮他们看看手机、弄弄电脑或者是孩子来社区了帮他们拍拍照。”

进入养老行业几年来,郭盼盼也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改变。从工作之初见到长辈时的拘谨,到现在能够清楚记得他们的名字、房间号,这些长辈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亲切。

 

02

PART

护理师篇

 

家属说:

“从一开始的担心、后来的放心、到最后的宽心,小伙伴们用专业改变了我们对年轻人的看法,更改变我们对青春养老人这份职业的看法。”

护理师说:

“我在做的是一份伟大而又有意义的工作,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不平凡的使命!”

23岁的李慧婷是个标准的“00后”,毕业后,“初出茅庐”的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养老行业,成为泰康之家·楚园一名青春养老人。

 

面对社会上对于护理与养老行业的刻板印象,李慧婷早已习惯,且内心一直有个坚定的声音。“做这行既要细心又要粗心,对待长辈要‘心细如发’,对待所有误解要‘难得糊涂’,练就一颗强大的心脏。”

李慧婷悉心照护长辈

 

初见90岁冯奶奶,由于在家中意外跌倒而导致脑出血,她失智失能、带有鼻饲管、尿管,身材消瘦、口腔异味严重、语言表达不清。家属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冯奶奶女儿对年龄不大的李慧婷“初印象”不是很好,并不放心将母亲交给她。但李慧婷并不气馁,找其他家属了解了冯奶奶的基础情况进行初步评估,还规整了冯奶奶的物品,这种淡定、有条不紊的表现让家属转变了态度。

 

经过李慧婷60个日夜的沟通陪伴和精心护理,冯奶奶重新回到了干净、整洁、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和体重有了明显变化,家属们也从一开始的担心、后来的放心、到最后的宽心。“小李用专业改变了我们对年轻人的看法,也改变我们对青春养老人这份职业的看法。”

 

03

PART

护士篇

 

居民说:

“有了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我们这些老伙伴就像有了生命的保护神!”

护士说:

“每当把这些在生命边缘的人拉回来时,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透析管路安装、管路预冲、内瘘(视诊、触诊、听诊)、内瘘穿刺、测量血压、双人查对、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在北京泰康燕园康复医院的血透治疗室,每天都会看到血透专科护士刘静娟忙碌的身影。

 

从事护理工作16年的刘静娟,在一次科室安排中偶然接触了血透护理。也正是这次“巧合”,开启了她与血透专科护理13年的不解之缘。

刘静娟被评为“最美护理天使”(左1)

 

2022年12月,刘静娟撰写了个案《透析用留置针扣眼穿刺法在高龄透析患者的应用》,总结了在工作中解决高龄透析患者疑难穿刺的问题,为高龄透析患者带来了便利和福音,让这些透析长辈们足不出燕园就能维护好内瘘。

 

“每当把这些在生命边缘的人拉回来时,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正是这份专业价值感,成为刘静娟在血透这个护理领域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

 

04

PART

营养师篇

 

居民说:

“为了给所有居民准备高质量、多品种、有营养的一日三餐,他们真的花尽了心思。”

营养师说:

“在尊重长辈和家属意愿的基础之上去做营养教育,我会根据爷爷奶奶们的个性化需求去定制方案。”

95后的徐朦宇是上海泰康之家·申园护理公寓的一名营养师,英国利兹大学硕士毕业的她很巧合地进入到了养老这个职业新赛道。

在这里,朦宇的工作包括膳食营养和临床营养两个部分,遵循“筛-评-诊-治”营养干预流程。日常的一天也是从筛查和评估开始,联合医疗、护理、个案、餐饮,制定出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根据个案的需求参加“1+N”多学科家庭会议、照护计划会议和“1+N”多学科大查房,更新营养档案等都是她的日常。

徐朦宇为长辈进行营养宣教

 

“改变老年人的认知是比较难的,还是要在尊重长辈和家属意愿的基础之上去做营养教育,我会根据爷爷奶奶们的个性化需求去定制方案,比如糖尿病餐等疾病饮食、不同质地结构的饮食,像软食、半流食、流食、吞咽餐等,还有一些管饲饮食的制定。”她每天会对重点关注的居民进行营养随访、营养宣教和营养方案的调整,用餐时间会协同餐饮部和护理伙伴对居民用餐体验进行巡视和调研,收集餐饮意见。

徐朦宇开发的“膳食宝塔贴贴乐”

 

朦宇还开发了一系列的特色营养宣教活动,如“彩虹营养实验室”“膳食宝塔贴贴乐”等。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一顿饮食里如何摄入不同的蔬果和营养素以及一天应该摄入的食物种类和量。

 

05

PART

音乐治疗师篇

 

家属说:

“遇见泰康之家这支服务团队,就是遇见了‘生命的方舟’,遇见了幸福!”

音乐治疗师说:

“音乐治疗展现出的形式虽看起来轻松有趣,但其实有着标准化的干预步骤和成千上百种干预技术。”

在美国康复中心和儿童医院都从业过的于菓,一开始并没想到自己会进入养老这个职业赛道。

 

音乐治疗属于融合了医学、心理学、音乐学的交叉学科。音乐治疗师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很强的情感抗压性以及心理弹性。神经学音乐治疗是于菓主攻的一个方向,主要为老年人群体及脑损伤康复患者提供认知功能、言语功能、步态功能、心理情绪等干预。于菓观察到中国老龄化的现状和需求,觉得中国养老市场里音乐治疗还是一个空白地带,于是她决心填补这个空白。

身为广州泰康粤园医院神经学音乐治疗师的于菓,每天都会与6-7位患者面对面沟通和治疗,也会组织、策划和安排一些小团体的音乐治疗课程。

 

81岁的粤园居民路叔叔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第一次来访评估后,于菓发现路叔叔有严重的定向功能障碍、注意力及记忆力明显衰退、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同时伴随着明显的焦虑情绪和激越行为。经过30分钟的音乐干预,路叔叔从原本的语言简单且不断重复乱句,到能够有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的表达,且情绪从激动中平复。在持续三个月有规律的音乐治疗后,路叔叔的注意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工作中的于菓

 

音乐,就像一个超级刺激物,点亮和整合了认知症长辈的大脑。于菓说,“音乐治疗专业在养老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用我微薄的力量让更多人认识到音乐治疗对老年人健康的价值。”

 

06

PART

运动健康指导师篇

 

居民说:

“是他们助我康复,帮我重新建立自信,谢谢他们!”

运动健康指导师说:

“我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让爷爷奶奶们有更快乐的运动体验!”

为长辈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提高长辈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帮助延缓衰老过程,通过科学的运动指导,让长辈能够更安全、更有效地进行锻炼,从而获得更好的健康效果。这是闫张宇聪——26岁“海归运康指导师”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的价值认知和判断。

工作中的闫张宇聪

 

因为喜欢运动、竞技体育,宇聪本科时报考了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的本质应该是带给人类健康而非伤痛。”几经思考后,在英国读研时,他将自己的专业从更注重竞技体育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转变成更关注运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运动与公共健康学专业。

宇聪说,“在养老服务机构里,来询问的长辈大多数患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基于医院出具的诊断或长辈叙述,推断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为长辈推荐相对应的运动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宇聪接触较多的是平衡能力受限的长辈,他们会经常性发生跌倒。为此,他会加强长辈的下肢力量、本体感觉、核心肌力、认知等方面指导,有效提升了园区内一些平衡感较弱的长辈防跌倒能力,得到长辈的交口称赞。

 

“每当我看到爷爷奶奶笑着说近期运动效果不错,我比他们还要高兴!同时也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让爷爷奶奶们有更快乐的运动体验!” 宇聪笑着说道。

 

07

PART

文娱活动师篇

 

居民说:

“他们为我们做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数都数不过来,有他们在,每天都像在过节,真的开心、放心、安心!”

文娱活动师说:

“与长辈点点滴滴的接触,都会让我难忘。‘难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结果,长辈们就像家人,一直出现在我的生活当中,与其说是难忘,其实更是熟悉。”

2017年9月,毕业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王颖颖来到泰康之家·蜀园面试。一进入园区就被整齐、漂亮的环境吸引,成功拥有了新身份——文娱活动师。

王颖颖带领居民打鼓

 

作为居民的“价值创造合伙人”,王颖颖的日常工作包含组织游戏、绘画、音乐等学院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戏疗愈、音乐疗愈、园艺疗愈等健康促进活动,鼓励并支持居民自主组织兴趣类俱乐部。“在一些人看来,文娱活动师就是每天陪居民们玩一玩,让他们开心就好。其实不然。”

王颖颖(右)协助居民做手工

 

如何让居民主动融入、踊跃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对文娱活动师来说是极大的工作考验。“前期、中期执行以及后续,都是很大的工作量,而且这个工作需要我们有一些专业技巧才能做好。”王颖颖说。四年来,王颖颖组织过蜀园的舞蹈、国学、模特等多门课程,“比如我们要做舞会,就会根据需求表,选择一群喜欢舞蹈的居民,跟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沟通,根据这些情况去链接相应的资源,设计策划一些课程方案,再进行课程的执行。”而她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历练与成长。

 

对于自己这份工作,王颖颖始终充满满足感与自豪感。谈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她很坚定地表示,会一直在养老行业干下去。这份坚持的背后,是对中国养老行业的信心。

 

08

PART

社工篇

 

居民说:

“不是儿女胜似儿女,即使再苦再累,他们都把我们的健康和需要放在第一位!”

社工说:

“对于老年社工来说,抱着一颗真诚的心与长辈及其家属耐心沟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敏锐地捕捉他们的需求是很重要的。”

今年34岁的李雪梅,201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有着7年的社会工作经验。如今,她已熟练掌握了泰康评估体系的内容,对入住前评估、入户后首拜访、定期评估、即时评估等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熟练运用国际评估量表。先后负责了超400位在住长辈的专业评估,是申园老年社会工作的“佼佼者”。

2022年,李雪梅所在的“快乐不倒翁”——防跌倒小组开展的活动成功入选《案例汇编》。她说,随着具有跌倒风险的居民逐渐增多,跌倒风险居民的服务需求和情绪变化等可能会给社区服务带来新挑战。因此她和伙伴们决定开展 “快乐不倒翁”防跌倒小组活动。希望运用“1+N”多学科协作,帮助居民提高防跌倒意识,提升防跌倒能力,减轻同住人的照护压力。

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李雪梅和团队伙伴们通过海报宣传和定向邀约,招募到了20多位有需求的长辈。又在活动开展前,以入户评估为抓手,从防跌倒知识、肢体平衡力等切入,既掌握了长辈的实际情况,又有效地帮助社工和长辈初步建立起较为融洽的关系。

 

而面对部分长辈的抵触心理,李雪梅和伙伴们抓住长辈乐于参与游戏的心理特点,通过向长辈自我介绍、制定小组活动契约、讲解名牌涂色小游戏规则等方式逐渐拉近了与长辈的心里距离。

 

活动的尾声,总能听到长辈们毫不吝啬的赞美:“清晰的目标、精心的设计,最终带给我们的就是暖心的幸福感。”“几次的参与我收获颇多,非常喜欢雪梅和其他社工小伙伴,因为他们是在用心搞活动。感谢申园有他们在!”

 

“1+N”多学科照护团队

泰康之家首创的“1+N”多学科照护团队,即每位长辈都拥有一名管家或个案管理师以及N名照护团队成员,包括护理、康复、医疗、药师、社工、文娱、餐饮、营养、后勤等成员通力合作,实现对长辈全人、全程、全周期的专业照护服务。

 

这个“家”

还有上万名“他们”

每一天和居民长辈们

在双向奔赴中感受幸福

这个“家”

已超越了原本的自然属性

不仅是遮风挡雨的一处住所

更是温暖慰藉的心灵港湾、精神寄托

这个“家”

也早已超越了血脉亲情

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无间

祝愿居民长辈们在泰康之家

长寿、健康、幸福!

祝福青春养老人

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泰康之家福园更多阅读:

泰康之家·福园

每日一城 | 来泰康之家·福园,居有福之州,享五福之美

福园家书 | 风暖春光好,家书言温情

福园家书 | 暖风携春归,家音寄情长

一位独生子女的自白:“身在国外的我,终于懂了父母对泰康之家福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