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焦│到“十五五”末 持证养老护理员占比有望超八成
发展银发经济,首要任务是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专项政策文件,将进一步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促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优化结构、壮大规模。
我国全面推进养老服务技能
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实施意见》提出,要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对从事养老服务技能类工种的技能人才实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对设有高级技师等级的养老服务技能类职业工种,在高级技师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
作为全国人口老龄化时间最早、速度最快、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江苏先行探索,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开展省级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淮安市金陵天泉湖养生养老社区养老护理员谢加娥说:“获得高级工职称后,感觉更有职业认同感了,代表社会对我们养老护理员这个职业的认可。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也让我更有动力。”
养老人才职业等级将与待遇挂钩
此外,《实施意见》提出,评价要跟使用相结合,引导用人单位工资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倾斜。江苏各地民政部门也在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技术职称与岗位聘用、薪酬待遇挂钩的用人机制,凝聚人才优势。

淮安市金陵天泉湖养生养老社区负责人尹鹿鸣说:“我们通过开展工资绩效改革,还通过发放住房补贴、带薪休假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针对年轻员工,每年固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进修学历,考级考证。”

淮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长牛亚林说:“我们对从事养老护理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2万-4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同时对工作2年以上的养老从业人员每月给予50元-1000元的特岗补贴。同时,我们还建立与学历、职业技能等级相挂钩的薪酬制度,着力破除人才使用、评价、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障碍。”

《实施意见》明确,到“十五五”末,全国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占比达到80%以上。江苏也鼓励更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搭建校企对接平台,畅通招生和就业渠道。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生魏思佳说:“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就业缺口也比较大,而且薪资待遇也都非常不错,护理员也可以参加职称评定,让我们在新的赛道上青春逐梦。”
来源 | 江苏民政
更多阅读:
天津市民政局联合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召开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警示约谈会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