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客服

热心肠 抗疫保供中的北京老人

发布时间:2022-05-05

两袋面粉,就是家住北京大兴的杨淑玉和老伴听说疫情消息后购买的所有物资。“这就足够了!”杨淑玉说。

当部分年轻人忙着买菜囤物资的时候,杨淑玉和老伴像往常一样收拾着花草,四月的小阳台,已经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4月22日,北京行程码摘星,当天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新的确诊病例情况。一夜间,囤货成为热门话题。在面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时,不少北京的大爷大妈表现出了独特的冷静,他们年轻时经历过艰苦,多年来积累下信心,“不抢购、少抱怨、不怕事、热心肠”,有时候还不忘唠叨年轻人几句“没必要买那么多”、“没事就别总往外跑”……老龄化或许是中国不少大城市要面对的难题,但到了紧要时刻,恰恰又是那些坚韧、乐观的老人们,让年轻人们感到温暖踏实。

110岁老人打疫苗:“你们甭惦记了”

74岁的杨淑玉,住在北京大兴南海家园一里,这是一个回迁小区,拆迁后,原来的农村已经完全变成了都市模样,曾经的乡里乡亲也变成了楼上楼下的街坊邻居。

杨淑玉的母亲王秀英,是小区里有名的长寿老人,今年110岁。当别人问起年纪时,王秀英还会打趣说,“才90多岁”。老人面色红润,耳聪目明,头发也梳理得整整齐齐,初见绝对看不出已经有110岁的高龄。

110岁老人王秀英和她女儿女婿。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不久前,社区再次组织居民接种疫苗,“社区一说打疫苗,我跟老伴赶紧去打了。”杨淑玉说。回到家,夫妻俩跟母亲提起来,“当时就问了问我母亲打不打预防新冠病毒的疫苗,老人立刻就说要打。”

经家庭医生评估,王秀英身体条件良好,血压血糖都正常,可以接种疫苗。于是在社区的协调下,110岁的王秀英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接种疫苗后,社区对口的杨春旭家庭医生团队,连续三天电话随访,并在第二天上门,给王秀英检测血压等,确定了老人毫无不良反应。

“打完疫苗挺好的,你们都挺忙的,甭惦记了。”王秀英对闺女、对医生、对记者总是反复这么念叨着。信任组织、怕给别人添麻烦,老人一辈子都很要强。直到现在,每天早上起床,王秀英还会习惯性地打扫沙发和桌子。杨淑玉说,母亲其实也没有特别的长寿秘诀,就是勤快。

战争时期,王秀英经历过真正的生死考验,后来曾担任大兴区瀛海镇姜场村妇女主任,1955年入党,在基层工作多年,还做了几年村党支部书记。如今,王秀英的记忆时断时续,但还记得一个名字,那就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王秀英家里的红色基因,可以说是代代相传了下来,从女婿到外孙都是中国共产党员,现在,曾外孙也在积极申请入党。

74岁的杨淑玉和母亲一样,平常也闲不下来。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杨淑玉就报名当了社区志愿者。“北京新一轮疫情反弹,孩子们还打电话嘱咐我们出门戴好口罩。”杨淑玉的老伴说,“没必要抢购,真有难题,国家会想到我们。社区日常也总对老年群体有特殊照顾,现在没必要抢粮抢菜。”他们真是这么做的,听说疫情消息后,杨淑玉和老伴购买的所有物资只有两袋面粉。

便民理发师:“年轻人加油”

近日,在实地街采中发现,说到疫情,老年人总在告诉记者“防疫肯定有信心”“年轻人要加油啊”,言语间能感受到他们信心十足。

今年57岁的梁子,在朝阳区大黄庄菜市场门口,开设了一个小小的便民理发点,理发的价格实惠,不少来往菜市场的周边居民喜欢到他这儿来理发。

梁子在给附近居民理发。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配合社区做好核酸检测,梁子像往常一样开张营业。他向记者介绍,要做好防疫工作,还需要人们配合社区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做好个人防护,这是对自己好,也是对大家好。

“对北京的防疫,我很有信心,因为咱们北京是首都,防控力度很大。”梁子说,这次北京出现新的病例后,老伴买了点米面粮油,耐储存的罐头、咸菜、酱豆腐也买了点,够家里吃了。梁子还给年轻人打气说:“年轻人也要加油,咱们都配合政府防疫,让疫情尽快结束。”

临近中午,周边社区的居民张先生来梁子这儿理发,他告诉记者,近期北京出现了新的病例后,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有的人有紧张情绪,都可以理解,囤不囤货还是在于个人选择,不过自己家里并没有囤货。“北京的防控还是比较精准的,封控地区可以具体到小区,甚至是一栋住宅楼,非管控区生活都正常。管控区的居民还是要配合社区,很快就会好起来了。”

在大黄庄菜市场里,老人们拉着小车正常采买,梁子的顾客你来我往。最有趣的场景发生在东城区幸福大街的菜市场,采访间歇,记者当时实在没忍住想给自己囤几十斤挂面,站在身边的一位老奶奶立刻就笑着劝了几句,“这样首先是肯定拿不动,然后你算算回去得吃多少顿面条才能吃完?你看看这市场里,粮食且够呢!”

舞蹈队姐妹居家练舞

通州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李保华和姐妹们去通州文化馆的排练宣告暂停。69岁的李保华,坚持在家里练基本功,保持舞蹈状态。

疫情发生前,李保华每周要去两次通州文化馆练习舞蹈,有时候还要在社区里做志愿者。从家到通州文化馆并不近,需要倒两趟公交车,路程就需要一个多小时,但李保华喜欢跳舞,坚持到文化馆舞蹈队练习,也正因为多年练习跳舞,李保华也感觉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同龄人要好一些。

全民健身兴起时,李保华就开始了晨练,到今年,已经跳舞30多个年头。在舞蹈队里20多个姐妹中,李保华是年纪最长的一个。李保华所在的这支通州文化馆舞蹈队,活动演出很多,有时候还会代表通州区参加活动。原本,这个五一假期舞蹈队还有演出活动,但也暂时推迟了。

儿子在北京定居后,老两口也从安徽老家来到了北京生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两年多,李保华和家里人也没再回老家过年。最近,除了出门买菜,李保华和老伴也很少出门。在物资方面,李保华说,家里的物资有7-10天的存量,小区附近有两个超市,还有便民超市,买菜也比较方便,能够保持更新。

这次北京出现疫情后,舞蹈队的姐妹们也讨论过要不要囤货这个话题。李保华其实很关心物资供应情况,每天都看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她留意到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消息,各大商超日备货量从平常的3倍增加到5倍以上,“北京是首都,不会缺生活物资的,而且从前两年的防疫经验来看,北京在这方面是做得不错的。”

社区防疫的老年人队伍

今年68岁的张转玲,和杨淑玉、李保华一样,是社区的热心肠。

从保健所退休后,张转玲成为社区居民的“24小时家庭医生”。熟悉张转玲的人,都知道她有三大宝贝,那就是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社区的居民一个电话,她立刻到人家中听诊看病。

张转玲所在的首座御园一里小区里,有一个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队伍。原来线下的书法绘画课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转变为线上课程。有一些爱好旅游摄影的退休老人,疫情后也减少了外出。张转玲时不时会在群里鼓励大家,“出门采买做好防护,不用多买,没看政府都发消息了,粮菜管够。”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在北京再次发生后,有的老人因为儿女在朝阳区工作,会比较担心,产生一些精神压力,张转玲会打电话或上门开导这些老人。此外,对于小区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隔十天半月,张转玲就会打电话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

张转玲告诉记者,在这个200多人的老年队伍里,老人们在社区做志愿者,积极接种新冠疫苗,还协助小区工作,现在,老人们已经是协助社区防疫志愿队伍的“主力军”。

老年人战疫的底气

那么,老年市民“以不变应万变”的信心来自哪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其实这份信心有很大部分来自于社区。

“在社区,得把工作做在前一步。”南海家园一里社区党支部书记盛淑云说,“在上次核酸检测演练的时候,我们就调集了所有志愿者力量,在每个楼门每一个楼层上贴通知。”盛淑云告诉记者,社区里的老年人志愿者就有50多人,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其实疫情的紧迫感,这些老人们也会在新闻里感知到,但是打了疫苗的老人一般心里就有底了,而且转头一想北京肯定是物资充裕,加上日常的社区宣传,大部分都打消了担心。

北京朝阳区定福庄南里社区,老人一早推着轮椅做核酸检测。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实际走访中,记者发现老年人防疫的信心,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医疗体系。在过往的疫情中不难发现,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往往容易成为重症患者,把老年人的基础病先控制好,也成为疫情防控的最先一步,而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家庭医生制度,正在这个环节发挥着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实行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如果在居家隔离期间,老年人出现高血压等症状,就可以寻求家庭医生的帮助,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杨春旭是瀛海医院家庭医生团队的医生,他告诉记者,通过家庭医生团队的慢性病管理系统,长期的随访评估,有的老人基础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病情趋于稳定。

“老年人的防疫心理直接影响病情的平稳。”杨春旭建议,如果担心会遇到封控情况,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可以提前备一个月的药量,但也不宜过多;如果有需求,可以及时向家庭医生进行咨询,家庭医生团队可在第一时间进行线上指导;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心理疏导,防疫的压力直接影响病人的病情,尤其是老年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记者 耿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