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客服

泰康之家上《新闻联播》官微啦!解读“抢手”的首届本科“青春养老人”

发布时间:2024-09-07

 

前言

最新消息!

泰康之家荣登央视

「新闻联播」官方公众号推文

《首届本科“青春养老人”,为何如此抢手?深度解读→》

作为养老行业领头羊

泰康之家从企业人才培养

及青春养老人代表的

角度谈及机遇及挑战

下面,来为泰康之家

及所有“青春养老人”点赞吧~

 

*以下全文转载自《新闻联播》公众号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问题是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而人才,是养老事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今年夏天,就有一批“特殊”的养老人才步入社会,他们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今年毕业季,有这样一批本科应届毕业生格外受关注,他们就是我国首届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他们2020年步入高校,在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习,今年走入就业市场,正式步入养老行业。首批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朝阳产业,职业发展前景如何,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为何要在该专业有专科的情况下,再开设本科?

01

就业顺利吗?

 

“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挺满意的,当初选择该专业时的顾虑已没有了。”林曼青作为首届养老服务专业本科毕业生,谈及目前工作时如是说。

 

2020年高考结束后,林曼青选择了山东女子学院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这是当年该专业首次在全国招收本科生。今年毕业的她,并没有被就业市场“为难”。今年5月份,有三十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养老机构、企业,为该校的60多名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应届本科生提供了400多个岗位。最终,她选择了在山东一家知名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琴园)工作。

 

“招聘企业比我想象中要多很多,岗位涉及了养老行业的整个链条。”林曼青如是说,“我们专业大一到大三的同学,甚至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非养老专业的学生也参加了招聘会,以便更早地了解企业招聘需求。我们班除了继续深造和考公的同学,很多人都选择留在了这个行业。”

 

“我们这个专业非常抢手,工作相对好找。”今年刚步入养老行业的杨震擎表示,他毕业时已拿到了四份offer。“这个行业特别缺我们这样的年轻毕业生。”杨震擎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该校也是全国首批开设养老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

山东女子学院举办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

首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

 

据这两所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首届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中,除个别同学选择继续深造或考公外,其余大多数学生选择留在养老行业。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传统养老机构的服务团队构成相对单一,几名管理人员和护理员就支撑起了日常运作。2023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养老服务人才状况专项调查报告显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年龄以41~55岁为主,社会人员是养老服务机构最主要的招聘来源,远高于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院校的招聘来源,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机构规模迅速扩大,养老护理服务正走向专业化,“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逐渐变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享”,养老行业近些年呈现新需求、新变化,相关专业化人才越来越急需。

 

02

专业之误毕业只能做护工吗?

 

尽管市场需求一片火热,但很多人对养老专业、行业并没有真正了解。

 

“我当初报考这个专业,有一些顾虑:是不是将来毕业就只能做护理?工资会不会很低?”林曼青坦言当初报专业时的迟疑,是父母帮她坚定了报考意向,“他们认为养老业是朝阳产业,若在早期加入进来,会有较大发展空间。”

 

林曼青报考的疑虑,是很多人对于养老行业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养老行业的误解。

 

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2.97亿、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17亿、占比达到15.4%,按国际有关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很多家长和学生看好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养老业的前景,但仍对报考该专业有疑虑:毕业后只能到养老院做护工吗?工作需要经常打扫卫生、“伺候”老人吗?

 

专科、本科人才培养各有侧重‍‍‍‍

 

“四年的学习和实践改变了我对养老行业的认知。”林曼青说,这个行业属于服务行业,除基础的生活护理,还涉及活动策划等,发挥空间很大。

 

据悉,本科养老专业和专科养老专业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从专业名称可见一斑。

 

中职专业名称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强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传统养老服务,以健康老龄化为目标,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服务岗位。

 

高职专业名称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在保留“智慧”与“健康”两大核心要素基础上,增加了“管理”内容,为学生从一线服务工作向管理岗位发展奠定基础。

 

而本科专业名称为“养老服务管理”,更加侧重理论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研究型及未来管理岗位的高层次人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娟表示,新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三类人才:一是养老机构职业经理人,即未来养老院院长、养老集团总经理;二是社区养老规划师,在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养老机构负责配置和优化养老资源,以满足辖区内老年人养老需求;三是个人养老咨询顾问。

 

据悉,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平时教学内容很丰富,涉及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林曼青介绍,除了专业知识体系,学校还开设了一系列生活美学课,包括插花、茶艺、书法、文学欣赏等选修课。“因为越来越多老年人对晚年生活有了较高需求,有企业会提出需能养老建筑师、音乐疗愈师,等等。”此外,学校还要求从大一到大四都要实习,实习基地由学校统一对接安排,每个阶段的实习重点不同。

 

一线工作重要且多样

涉及医疗康复、心理支持、文体娱乐等

 

在实际教学中,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都会要求学生有一线轮岗经历,而在实际招聘中,企业也要求相关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从一线岗位干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娟认为,管理人员如果都不知道护理员的护理流程是否正确,怎么能管理好一家机构呢?

居民在泰康之家·申园餐厅排队就餐

 

“一线工作,不只有护理工作。还包括宿餐饮服务、医疗与康复服务、心理支持与安全保障服务、文体娱乐与社交活动服务等,非常多。”杨震擎毕业后来到上海一家知名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申园)当起了生活管家,属于一线岗位。

 

说起管家一天的工作,杨震擎表示“非常丰富”。‍‍‍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确认老人安全,检查房间中的设施是否有故障,对接其他部门来修理等。平时还要关心老人情绪变化,及时发现他们身体或心理方面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干预治疗。还要满足老人生活方面的需求,比如智能手机电脑等使用问题,等等。”杨震擎认为,这个岗位更像是老人与社区的对接人,找到合适的人员来更专业地解决问题,让老人在这里生活得更开心、更舒服。

 

在杨震擎看来,生活管家的沟通能力是该岗位的核心工作能力,需跟老人沟通、跟家属沟通,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突发情况,把握各种政策,等等。“我们社区老人的平均年龄83岁,确实很多时候沟通起来挺难的。需要耐心和爱心,理解他们,反复沟通。”

 

“我们会把不同学历、不同阅历、不同年龄的人安排在合适岗位上。像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主要岗位就是管家;而专科护理学毕业生,主要岗位是护理;而像50岁以上的人我们会用在护理岗位,因为他们有意向、有经验。”泰康之家人力资源总经理吴蕾蕾坦言,企业用人标准会根据实际需求差异化设置,“降本增效嘛!”

 

可以说,在养老行业不是只能做护理,但跟众多行业一样,一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通往其他岗位的必经之路。

 

“我们今年招聘到的应届生全部在一线。养老是一个既接地气又对综合能力要求高的行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餐饮、医疗、文娱、心理干预等各个方面,因此无论学历多高,应届生都需要到一线轮岗。”吴蕾蕾指出,一线工作做得好,有利于在其他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价值。

 

03

专业之用‍能为企业提供什么?

 

一个行业、一个领域想要发展得好,人才是关键。

 

近些年,为进一步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我国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曾出台多份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林曼青带领居民做手指操

 

早在2008年,我国就开始了相关人才培养。当年我国首次有专科院校开设了与养老相关的专业,随着社会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专科院校开始设立相关专业。2019年10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

 

2020年,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设立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并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本科院校。在此后近4年时间里,全国陆续又有三十余所高校获批开设该专业。

 

一直以来,兼具管理与护理知识的综合人才难觅,几乎是每家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难题。

 

在吴蕾蕾印象中,养老行业很长一段时间来都缺乏现成的专业人才,主要从酒店、物业、医疗等领域引进管理人才,再通过内部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将他们培养成养老社区的管理人员。相关本科专业的设置,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发展的人才卡点。

 

“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的人才结构以及运营效率和品质,一定要靠专业人才去改变。”吴蕾蕾认为,随着行业需求度越来越高,业内很多具体业务需要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更强,更优秀的人才来推动。

居民在泰康之家·燕园阅览室静享阅读时光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老人对晚年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更注重健康养老、文化养老,因此很多养老机构不再仅保障食宿,更多地开始关注老人心理和精神层面需求,这就越发需要相关人才。受教育程度低、仅能照顾老人生活的从业人员很难胜任。‍‍‍

 

“像我们社区设读书会、校友会、生日会等。”泰康之家·燕园总经理葛明介绍说,很多老人如今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品质有了新想法,“为提升企业服务品质,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人才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市场对具备专业素养的养老本科型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其实,不管是本科人才,还是专科人才,对养老行业来说都非常需要,都是青春养老人的有生力量。葛明指出,就目前来看,本科生专业知识体系更完备,持续学习能力、意愿也相对较强,对问题思考维度更深更广,对养老行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探索、理论创新都更有优势。而专科生的优势在于技能操作更强。“都是我们十分需要的。”

 

04

专业之困

人才培养仍是“摸着石头过河”‍‍

 

尽管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从中职到本科分层次的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但相关专业建设问题仍面临一定困境。

 

面对养老这个朝阳产业,人才培养挑战一直存在,我们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对高校来说,专业师资力量缺乏、课程设置迷茫等都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拿山东女子学院来说,该专业的教师团队由来自管理学、社会工作、中医、食品营养工程等领域的教师组成,有时招来老师之后,还要对老师进行再培养。在该相关专业任职的老师也表达了困惑:到底要上什么课,哪些课程要开,哪些不要开,都是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作为新兴专业,国标中对专业课程设置甚至教材都尚未有明确规范。可以说,各大高校都处于探索阶段。

 

这一点,林曼青感受非常深刻。

 

“我们有些课程设置有些笼统,实操性环节不多,比如中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等都讲得比较笼统。学校也担心我们毕业后的工作实践和学校学习不匹配,因此每年都会围绕收集到的实习机构的意见,对课程体系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林曼青直言,如果涉及康复领域等,企业较倾向于招护理学专科专业的学生。

 

据悉,目前已有二十余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但人才培养方案尚未形成国家统一标准。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养老专业使用的许多教材存在内容宽泛但不够深入的问题,教材覆盖面广,但具体知识点缺乏深度探讨。与此同时,目前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存在“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脱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我们经常到高校进行学习交流,从实践角度给高校建议,高校会给我们进行专业化指导和人才的输出,实现双向赋能。相关的合作机制还在进一步探索中。一方面可以优化课程,另一方面人才质量会越来越高。”吴蕾蕾表示。

 

此外,高素质年轻人才留存率也是个问题。

 

养老服务行业人才流动率较高。据吴蕾蕾介绍,从业人员年流动率大概在30%。而高素质年轻人才的留存率更是面临挑战。之前北京养老专业专科毕业生,3年内行业留存率仅为约30%。从下面采访中,我们或许能对相关缘由探知一二。‍‍‍‍‍‍‍‍‍

 

先来看看养老行业整体薪资水平。

 

“薪资能接受,可以达到普通一本应届毕业生平均水平。”杨震擎委婉地说,“上海本地人的话,这个待遇够用。”

 

尽管本科薪资水平尚可接受,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行业薪酬待遇整体偏低,尤其是护理岗位,而该岗位是目前行业最大人才缺口。以上海为例,2023年度上海市养老护理员平均工资收入5343元/月,而同样是照顾人——上海月嫂的月平均收入可过万元。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往往又十分辛苦,较低的“性价比”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有从事过护理工作的一位年轻人透露,一天要照顾10个老人,一星期要上两个24小时的班,再上一个白班,只能休息一天,一个月到手才能7000~8000元,“工作很辛苦,性价比太低。很少有年轻人长期选择做护理员。”‍

 

“养老服务行业平均薪资在每月五六千元,好一点的每月八九千元。”吴蕾蕾坦言,一方面作为服务行业,“我们能给到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尽管不低,但与互联网等行业比缺少绝对竞争力。”另一方面,像专科生、没有学历的年纪大一些的护理员工资并不高。“很多年轻人在养老行业干了一段时间,一旦有其他选择时,就会放弃继续在养老行业。除非对这个行业特别认同,能从中获得极大自我价值认同。”

 

此外,家庭生活、个人发展等因素都影响年轻人的去留。

 

葛明表示,年轻人面临很现实的结婚生子落户等问题。很多年轻人干了两年如果还没成家立业,大概率就回老家了。‍‍‍‍‍‍‍‍‍‍‍‍‍‍‍‍‍‍‍‍‍‍‍‍‍‍‍‍‍‍‍‍‍‍‍‍‍‍‍‍‍‍‍‍‍‍‍

 

行业人才的留存率急需继续提升。吴蕾蕾介绍称:“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加强与高校、学生的交流,多让学生实践,提前感知行业情况,把工作做到招聘之前,开设人才培养‘千人计划’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才留存率。”

 

“落户、家庭、个人长远发展等都是我们在招聘中要考虑以及尽量帮着员工解决的问题。”在葛明看来,只有解决这些个性化需求,才能保证人才既能“招得进”,也能“留得下”。

 

各地政府也发现了相关问题。为提高人才留存率,近年来,多地开始尝试出台“真金白银”的奖补政策,落户、医疗、子女入学等各项优待政策,为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安居乐业的发展环境,让他们能够真正生活舒心、工作安心。只有扎下根,才能行得远。‍‍‍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尽管我国已有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高职、中职专业点2000多个,本科也已有30多所,在校生150多万人,但总体而言,相较于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养老专业院校规模仍不足。

 

目前,我国养老人才培养已在提速。光是今年,就已有7所本科高校增设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与此同时,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增设智慧健康养老管理职业本科专业。

 

“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养老行业在今后几十年都会是一片蓝海,属于朝阳产业。”葛明表示,未来随着社会认知的不断提升,行业政策、标准等不断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让这个产业大有可为。

 

“这里的老人很多时候会讲一些过去的事情,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更多可能性。而陪他们聊天,照顾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感觉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杨震擎说,每当想到这些,就觉得自己入对了行。

 

 

 

泰康之家更多阅读:

泰康之家 | 聚焦居民心声,共建美好家园,瓯园首次居民大会圆满完成!

63岁“自律男神”入住泰康之家,感叹:如虎添翼!来晚了!

泰康之家 | 陈东升:中国式现代化与企业家精神

泰康之家 | 恭喜双奖得主!泰康乡村振兴项目水灵灵拿下国际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