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食补,中老年人冬季控糖需注意三大细节
又到年末,一年一度的常规查体给父母安排起来,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项目都是年年必查的。父母年龄大了,又不能坚持运动,更需要定期做好身体检查,早发现早预防。
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人口和最高的糖尿病发病率,有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20~79 岁)达到了 1.409 亿,每 10 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有超过35%的成年人血糖高于正常值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中老年人更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转眼间2022就要过去,如今到了年底,即将迎来兔年春节,亲友相聚难免“胡吃海喝”,稍不注意就会引起血糖波动。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波动大,很容易诱发急性并发症,比如酮酸症中毒、高渗综合征,导致恶心、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所以我们一定要节制饮食、适量运动、睡眠规律、定期监测血糖、科学合理控糖,不要给糖尿病任何可乘之机。
我们中国人养生历来讲究顺应天时,根据时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调理与营养补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正是收藏的好时机,温润食补、适当锻炼、安神清心,有利于稳定血糖。

冬季控糖的三大细节
为了控糖,很多中老年人往往会选择“一刀切”,主食不吃、糖分高的水果不吃、高脂肪的肉类不吃。其实,过犹不及,这样盲目的忌口往往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对于已经有糖尿病、高血糖症状的人,还会加重病情。
所以,今天特别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科学控糖,注意三大细节。
选择低GI饮食,并保持食物多样化
GI 是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简称“升糖指数”,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是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状况。换言之,就是当我们将食物吃进体内后,使血糖升高的比例。
简单来说,越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的食物,其GI值就越高,比如糖类和淀粉类食物。反之,使血糖上升速度较慢、血糖较稳定、饱腹感强的食物,其GI值就越低,比如油脂类食物和高蛋白质食物。
通常来讲:GI 55 及以下的食物为低 GI 食物;GI 55~70 之间的食物为中 GI 食物;GI 70 及以上的食物为高 GI 食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只吃低GI食物也是不好的,单一的食物类型会造成营养结构失衡,出现某些营养素缺乏症,降低营养素吸收率。长期低GI饮食有可能导致偏食或营养不良,低血糖、体重过轻等。
建议有控糖需求的中老年人,合理搭配食物,混合的食物类型越多,整体的GI值就越低。因此,要保持食物多样化。

多吃粗粮,合理补充膳食纤维
常吃粗粮能降低得糖尿病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逐渐增加粗粮比例,减少精细粮的比例。
比如可以在主食中加入一些豆类、粗粮混合煮食,这样的营养更均衡,也更全面。比如藜麦,燕麦米,糙米,荞麦米,玉米渣,红薯,土豆等等,和大米一起搭配食用会很好。
有数据显示,每天多吃200克粗粮,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14%。
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还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磷钙镁钾等矿物质,粗食吸引率低,是控糖路上的首选。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被人体吸收,又有助于肠胃功能、控糖降脂的食物成分,膳食纤维与食糜混在一起,还可以减少小肠对食物中糖份的吸收,从而缓慢升高血糖。这样胰腺就不用分泌那么多胰岛素来代谢糖,这也减轻了胰腺的工作压力,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除了粗粮,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还有:
蔬菜类:深绿色(菠菜、油麦菜),花薹类(西蓝花、蒜苗)
菌藻类:银耳、木耳、紫菜
坚果类:杏仁、核桃、板栗
营养均衡,为长期控糖打好基础

要稳住血糖,保持营养均衡也非常重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全面、均衡的营养才能养出好身体,为长期控糖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满足日常所需的营养。可以经常吃一些鱼虾、蟹贝及禽肉类,畜肉适量,尽量减少肥肉的摄入,烹调上注意少油少盐。每天300ml的奶制品摄入,两餐之间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每次150到200克左右。
关爱老年人,关注养老院,春座养老。
更多热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