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客服

10年间,它如何从“小养老院”做到全国规模?

发布时间:2022-08-24

十年前,总台中国之声从祖国的大江南北精心选择了十个地点,作为持续观察的十个样本。十年里,每年回访、持续跟踪、不间断记录,在时间的跨越中勾画出一幅民生变迁图景。今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记者第十次走近那些熟悉的地方,推出特别策划《十年,这里!》。今天推出第八篇:《守护幸福晚年》。

2013年被业内称为中国养老服务“元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印发,全面开启了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征程,我们也开始了对民营养老机构——北京寸草春晖养老院(以下简称“寸草春晖”)的十年观察。

2014年,除入院老人,寸草春晖尝试服务居家老人,通过智能化终端随时响应。
2015年,在街道牵头下,寸草春晖开办“老年餐桌”,为周边约5000名居家老人提供“一日三餐”。
2016年,寸草春晖与国企首开集团合作,为民营养老院探索新路。
2017年,《“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出台。首开寸草学知园正式开院,多机构联合努力打造了一个适合中国养老院的硬件标准。
2018年,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的重要一年。守住“寸草春晖”这块牌子,是快速连锁化的关键一步。
2019年,寸草春晖在北京已有八家机构,夏天,《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发布,养老院也要评“五星”了。
2020年,作为疫情防控重要场所,寸草春晖实现了所有分院“零感染”,依照星级评定标准提升改造的工作也顺利完成。
适老化改造成了国家顶层设计的重点之一,2021年,寸草春晖也开始为更多小区提供适老化改造方案。
2022年,第十年——
 不仅照护生活,还负责观察病情  每位老人的喜好都一一记下 
8月14日,北京高风险区清零。恰逢周末,首开寸草养老院各分院门口预约探视的家属陆续拎着牛奶、水果来了。
金融街分院是首开寸草去年从另一家养老机构接手的,这里的老人平均年龄超过90岁。
相比于“从0到1”建一家新院,半路改造的难度要大很多。
贾金凤是寸草春晖的首任院长,2016年,寸草春晖与北京首都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后,她又开始在首开寸草旗下的养老院工作,现在是金融街分院的院长。她说,改善老人们的生活,还是从“服务”抓起,一整套标准是当初寸草春晖和平里分院开院不久后摸索出来的。
“我在医院工作近四十年,我刚开始进入养老行业时,人们认识的养老就是老年人在养老院管吃、管喝、不受罪,就可以了。”贾金凤说,“十年中,寸草执行的是养老是照护老人的生活,还承担着观察老人的病情(的责任),怎么翻身,怎么叩背,怎么做到轮椅转移,手把手都要去教。”
生于1931年11月1日的邓慧敏奶奶,高高瘦瘦,有点耳背;90岁的霍荣发爷爷喜欢听收音机,晚上要提醒爷爷关收音机;刘凤茹奶奶83岁了,牙口不太好,必要时食物需要剪碎……金融街分院每一位爷爷奶奶有什么喜好,有哪些护理注意,都挂在他们的房间外面。

91岁的苏金凤老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七年,对比寸草春晖接手前后的变化深有感触:“比那会儿变化大了,也卫生,老给我们变着法地做饭,老是惦记老人,特别周到。”
 “目标是成为家门口的养老院” 
2013年第一次采访时,寸草春晖刚成立两年,仅有和平里一家分院、100张床位。到今年8月,算上即将开业的马家堡分院,寸草春晖在全国已有18家、3000多张床位。
在机构创始人王小龙看来,寸草春晖的发展正是踏准了国家养老政策完善的每一步。十年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几经修改,养老服务政策密集出台,推动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大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
“‘寸草春晖’实际上是这十年中国养老政策发展的一个缩影。没有政策的背景,没有整个中国养老环境的变化,‘寸草春晖’不可能走到今天。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家门口的养老院。”

田万苹奶奶的老伴是第一批入住寸草春晖和平里分院的,十一年前,老人因脑梗逐渐失去生活能力,被寸草春晖的工作人员从家里背下了楼。
和平里分院是王小龙做养老事业的起点,他对这里的老人再熟悉不过。“老人从家里到了养老院,应该构建出他的生活模式,就像到一个特别温暖的幼儿园一样,每天有课程,每天有事儿干,还有一些好朋友,这样对他的体验和晚年的心理都会有好处。”

87岁的赵惟俭老人在2016年就接受过我们的采访,他的老伴李宝琼曾是有名的钢琴演奏家。这些年,李宝琼的记忆力和语言功能都在衰退。为了让老伴儿遗忘得慢些、再慢些,在养老院因疫情封闭管理前,他每天都要来陪妻子练琴。
前几天,赵惟俭老人又来和平里分院探视,他说:“住在家里,她一直膝关节不好,上楼上不了,另外有一些老年健忘,我没有办法,所以她就到这里来,我每天都要来陪她弹琴……(老伴)到养老院以后更好,家里不可能照顾得那么仔细周到,她在这里,自己也有点安心了。”


院子里,松树和银杏枝叶扶疏,阳光透过缝隙照下来,明亮又清爽。
王小龙站在角落里,看着老人和家属们团聚的这一刻。“明年估计还会再开三到四个院,在北京基本上有七八个城区都有覆盖。十年过去了,我们一直在坚持,刚建的时候,一砖一瓦,每个钉子都是一点点看着去做的,几棵银杏树是我栽的,来的时候很细,现在十五公分了。有一次我在树下站了半天,觉得很感悟,我们把人生就趴在上面,从三十几岁干到五十几岁,再干到六十几岁,全力以赴干这事儿。”

“寸草春晖”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的养育之恩。中国人家庭观念深厚,十年前,将老人送进养老院,是经历反复衡量与情感斗争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十年间,国家养老体系逐渐完善,像寸草春晖这样“小而美”的养老院越来越多地嵌入了城市社区中。

 

相关热搜:

邹城市寸草春晖老年公寓

寸草春晖望京养老院

寸草春晖双合养老院

寸草春晖学院路养老院